从电影《流浪地球2》感受硬核科幻的重工业美学"(卧虎藏龙李安章子怡)

原标题:人民艺起评:从《流浪地球2》感受硬核科幻的重工业美学《流浪地球》系列作为近些年来中国科幻现象级大片,受到广泛关注。如果说《流浪地球1》标志着中国重工业科幻的起跳点,那么《流浪地球2》则代表目前中国重工业电影奇观制作水平,甚至媲美好莱坞大片。实际上,在《流浪地球2》电影伊始一个外国医生讲解“人本质上就是一堆电信号”,并认为数字化使人获得永生的观点之际,已让人误以为进入了好莱坞电影的场景中。只是剧情后期展开以及主角,提示着人们这是一部中国科幻电影。作为《流浪地球1》的前传,《流浪地球2》主要描述了“流浪地球”计划的前身——由中国提出的“移山计划”是如何变成“流浪地球”计划的。《流浪地球2》的重工业美学表达,在于整个影片之中充满了金属感。这种金属感,恰恰是工业文明所提供的。影片中现代医疗设施、飞行器、宇航受训中心的太空电梯、卫星发动机、月球基地等无不洋溢着现代工业文明的自信,以及对重工业的依赖。在利伯维尔吴京饰演的刘培强和他师傅的谈话中显示,夜市、烧烤等都成为了被缅怀的过去,炸蚊子饼也成为了美好的记忆中的美食。在这种过程中,同样变成记忆的也包括被引爆的月球的文化。在这种危机中,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等也以金属的方式碰撞——包括受训中对抗碰撞、联合政府内部中方同反对意见的交锋、牺牲自我引爆月球等。这种“人的金属化”,实际上是牺牲了“小家”中的温馨来维系“大家”拟或是人类种族的延续。当图恒宇选择参加引爆月球牺牲,最后以数字生命形态延续和女儿在一起,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金属化”。这种“自我金属化”的大团圆,在某种意义上阐释了“人本质上就是一堆电信号”的工业化的观点。在这种对生命的理解之中,确实如影片中周喆直所言“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决定了文明的方向”。《流浪地球2》这样重工业美学的呈现,是通过模型道具、特效技术与先进的摄录设备等为前提实现的。这种硬科幻的重工业美学呈现,同近些年来中国现实中诸多大国重器问世与完成的巨型工程形成某种共鸣。实际上,中国制造的能力反过来也让电影中视觉奇观更硬核,更具有想象力。影片中包括太空电梯在内的机械设备原型,出自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这本身构成了中国电影重工业美学的另一个面向——即重工业本身为电影提供想象的基础。这也是当该片文戏陷于流俗之际,该片的重工业美学却牢牢抓住了观众——在灾难频发,人类不得不用重工业的方案来解决地球生存问题。(作者:李飞)

电影资讯

【流浪地球2】评论

    优酷视频仲晨瑞

    发表于3小时前

    回复 典型美国式的夸张和吵闹,剧情内容进度就感觉一直一个套路赶向下一个套路的那种匆忙,需要提醒自己就图个无脑轻松往下看才能看完。


    芒果tv葛艺初

    发表于6小时前

    回复 仰拍摇晃紧张刺激的镜头下,还是演绎出了一个描述人的复杂多元性的故事,超出心理预期。


    1905电影网国初维

    发表于6小时前

    回复 多年后再次回看,感动更加清晰明了。他真的有在好好听别人说话,专注做事情,《流浪地球2》认真去爱人。


    哔哩哔哩缪飘伊

    发表于8分钟前

    回复 他用别人的相片拼凑出她的样子, 在这个虚假的,冷漠无情的世界里只有这份思念是唯一的真实。


    今日影视崔以岩

    发表于7分钟前

    回复 表现出一个在普通不过的老百姓遇到种种挫折依然坚持不放弃,很励志也很催泪。


    八戒影院宁庆薇

    发表于3分钟前

    回复 生活之所以称之为生活,因为它即要求我们生又要求我们活,可见它的艰难。我更倾向于一个人在人生最最最低谷的时候是需要一个支撑的,在哪个无尽黑暗的地方需要一点光带向光明,可是大多数时候,当一个人处于黑暗的时候没有一丝丝光亮。


    极速影院宁阳祥

    发表于7小时前

    回复 越长大越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舔狗”“犬系”“忠犬”这种词汇去形容纸片人中的优质男性形象,因为现生里人不如狗的事情太多了。


    西瓜影院扶霞君

    发表于7小时前

    回复 受不了了我哭的想死😭我的“想哭的时候一定会拿出来看”的保留片子,到了虽然看了好几遍但是还是片段都鼻子酸的程度。


    策驰影院诸葛媚剑

    发表于6小时前

    回复 一段关于等候与深爱的故事,希望每一个夜晚都有一盏等待你我的明灯,希望当我们逝去之后仍被深爱的人铭记。